中情電子報第九期 (2003/04/10)

  現在的科技武俠劇,你看習慣了沒?還是,你比較懷念以前的拳腳相向?

    近年來台灣淪陷在妳爭我奪的鄉土情仇片中,想看武俠片得仰賴內地或香港的製作。近年來電腦科技幫助了武俠劇的後製,讓演員在武打動作上,增加了不少電光火石的效果,現在上演的對打場面,不只是套招跟掉鋼絲而已,在3D特效的幫助下,主角連發個飛鏢都可以靠電腦射出上萬枚;發個氣功也是瑞氣千千條。欣賞一部古裝武俠劇,跟玩太空戰士(finalfantasy)差不多。演員們表示現在的武打戲往往要站在藍幕前,在大型風扇的伺候下,做好動作表情,接下來就交給電腦繪製出炫麗的畫面以備合成。早期在處理武打戲時,重視剪接的節奏,營造出緊湊的對打片段;如今為了要讓觀眾仔細欣賞電腦動畫,演員發功時間變長,不知不覺一場打戲就播了十分鐘以上,且雙方不過發了兩三招而已。

真正在打的,是電腦不是人

  精采的武打戲,本來就需要在電腦的修飾下完成,鋼絲要修飾,主角騰雲駕霧才更真實;剪接不同鏡頭拍攝的招式,觀眾才會感覺精采!只是日新月異的電腦科技,讓現在的武打戲有更多可以運用的元素,想要製作萬箭穿心,單靠化妝可能不夠悲壯,於是繪製千萬根電腦神箭,由遠而近的向主角衝來;或是展現主角的兵器有巨大的威力,砍在地上便發射出萬千光束,幾乎把人都遮住了。電腦在武俠劇中已經不再是修飾功能,儼然已經是武俠片的主流!

  炫爛的武打戲,看得讓人眼花撩亂,不過根據最近的收視數字來看,科技武俠似乎沒有受到觀眾的青睞。來勢洶洶的《四大名補》、《冒險王》、《少年史艷文》,都盡用電腦科技的效果,企盼帶給觀眾視覺新刺激,不過遲遲不上揚的收視數字,以商業考量為優先的電視台都想腰斬換片上檔。但台灣的武俠迷不曾減少,金庸、古龍等武俠小說還是橫跨數世代的暢銷書。武林令人沉醉的原因,除了故事本身,武功講的就是人的肢體動作,不管是運功療傷、輕功、耍刀弄槍,一陽指、無影腳等,武俠世界活用人體的四肢,展現各種不可能的動作,如果用電腦來取代肢體的表演,滿足了奇幻的想像、卻失去了武打的真實性。

  小時候看完武俠劇之後,看到樹枝都想拿起來筆劃一番、看到彈簧床想練輕功,但現在的科幻效果,恐怕得去玩電腦RPG比較有感覺。

科技武俠,可精不可俗

  去年《風雲》的播映造成不小的迴響,讓內地製作相當肯定科技武俠劇的製作。將來武俠劇的畫面,勢必電腦的特效會取代演員的拳腳。不過電腦的後製不可太過炫爛,發功畫面也不能冗長,不然觀眾會覺得像在看動畫片,人類的出現好像是多餘的。此外因為一切都可交給電腦科技,於是很多戲都改在攝影棚演出,參與武俠劇演出的女主角都表示,現在連摔下懸崖,都只要在攝影棚中作出驚嚇的表情即可。演出過程安全,但合成的效果太差的話,只會讓觀眾大喊倒胃口。現在台灣有一百多個頻道可供選擇,觀眾也都是明眼人,看到劣質的合成畫面,試問誰不轉台呢?

  講到精緻的武俠畫面,香港的武術班底,長期在電影、電視圈中效力,沒有過多的電腦畫面,賣的是精采的武打對戲。在武術指導的巧思下,連續劇中出現的所有道具,都是武打用的武器;醉拳、降龍十八掌、乾坤大挪移、蛤蟆功等,靠著雙手雙腳,也製造出書中描述的效果,畫面照樣精采絕倫!而李安導的《臥虎藏龍》、張藝謀的《英雄》,武打畫面也靠電腦修飾,但並沒有忽略演員的拳腳演出。顯見科技武俠是有很大的發展潛力,全看製作團隊怎麼運用而已。

  所謂的武俠世界,是中國人獨有的想像空間,在武林中,赤手空拳都可以力敵萬軍,妙就妙在人人皆有手腳,在武俠的故事中,充滿了許多神妙的武功招式,在作者的生花妙筆之下,讓讀者不自覺的想像比劃起來;透過電視劇,心中的夢想付諸實現,如果演員不來一招半式,完全都靠電腦代打,夢想豈不是像被潑冷水?

  請相信:電腦不是不能打,但是不能全靠電腦打!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isp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